科研人员一 览表
首席专家简介
孟小军教授
吴大兵研究员

孟东方,男,汉族,1964年4月生,云南昆明人。法学学士、EMBA硕士、经济学博士,首批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理论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评专家、国家教材委员会“马工程”教材的学科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委直接联系高级专家,原重庆师范大学校长。

1981年9月至1985年6月,西南师范学院政治系政治教育专业学习,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法学学士。1985年7月至1986年3月,渝州大学党委宣传部理论干部。1986年4月至1987年2月,负责渝州大学团委工作。1987年3月至1990年5月,渝州大学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1990年6月至1993年2月,渝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副主任、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1993年3月至1997年7月,渝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副主任(主持工作)。1997年8月至2000年12月,渝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主任。(其间,在西南师范大学经济政法学院经济学与现代管理专业学习,研究生毕业。)2001年1月-2004年3月,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重庆市团校副校长。(2003年12月,聘为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2004年4月至2010年3月,重庆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改革》杂志社社务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重庆社会科学》副主编。(其间,在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EMBA专业学习,硕士毕业。)2010年4月至2013年12月,任重庆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党组成员,重庆发展研究院院长。(2010年12月聘为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生导师。)2014年1月至2018年11月,任中共重庆工商大学委员会党委副书记、重庆工商大学校工会主席;2017年11月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其间,在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学习,博士毕业。)2018年12月至2024年5月,任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兼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2022年9月,聘为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生导师。)2024年6月至今,任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市首批新型智库“重庆发展研究院”院长,重庆市政协“新时代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基地”主任,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西南大学博导、重庆大学博导。

孟东方曾任和谐重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改革》杂志社社务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重庆社会科学》副主编、《重庆发展》主编、《重庆经济年鉴》、《重庆蓝皮书》和《领导决策参考》副主编等。中华青年社会科学者联谊会理事、中国青少年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学学会理事等;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市青年联合会常委、副秘书长、社会科学界别组长;重庆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伦理学会副会长、重庆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重庆市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重庆市政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担任重庆市高校教授、副教授职称评审权评委,重庆市高校、社会科学、党校系列、教授级政工师等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委,重庆市教师资格审查委员会评委。重庆市人文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重庆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总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孟东方1991年晋升讲师,1993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7年破格晋升教授。从1997年起先后担任重庆市高等学校、社科研究、党校系统、教授级高级政工师等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委。1997年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首届普通高校思想品德课优秀教师,1997年评为首届重庆青年五四奖章,1998年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9年评为重庆市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2002年评为重庆市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2002年评为重庆市首届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06年评为重庆市“322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007年评为重庆市首届“五个一批”市级理论人才,2007年获中宣部、教育部等十部委联合颁发的“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突出奉献奖”,2008年评为重庆市第二届学术技术带头人,2008年评为中国青少年研究突出贡献奖,2009年评为首批二级教授,2010年评为重庆市首批社会科学学术委员,2015年入选重庆市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017年评为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2017年评为全国文化名家暨中宣部“四个一批”理论人才,2018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018年聘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23年入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马克思主义学科会评专家,2023年入选国家教材委员会“马工程”教材的学科专家,是中共重庆市委直接联系高级专家等等。

孟东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1项、一般基金项目3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重大招标和特别委托项目的子课题4项、主持省部级重大重点课题60多项;独立和第一作者的咨政报告40多份获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其他中央领导和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和中央、省部级部门的应用。主持的科研成果连续六次获重庆市政府第一届至第六届发展研究一等奖,主持的科研成果连续五次获重庆市政府第七届至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主持的教学成果获得重庆市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的科研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1项,共获省部级政府一等奖1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获全国省市有关部门和学会一至三等奖80多次。

孟东方出版独著和第一作者的专著35部,主编、副主编论著、教材50多本,主要代表专著有:《中国发展学》《大学校长学》《大学工作学》《大学生工作学探索》《重庆学》《重庆直辖成效研究》《重庆文化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重庆经济发展研究》《学科构建的理论与实践》《邓小平理论研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文化竞争研究》《人生科学概论》《科学发展系统工程研究》《科学发展运行系统建构研究》《保持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高等学校共青团工作概览表》等。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管理世界》《中国行政管理》《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改革》《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发表论文200多篇(核心期刊100多篇)。代表论文有:《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特征》《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指导作用》《科学发展指数评估体系的构建及其现实应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研究论纲》《我国文化竞争指数的理论框架与现实应用》《创建大学工作学,开拓高等教育研究新领域》《大学校长学: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下的新学科》等。

孟东方倡导建立高校共青团工作学,1990年9月出版了独著的《高等学校共青团工作概览表》;倡导并建立了大学生工作学的学科体系,1996年3月出版了独著的《大学生工作学探索》;在1994年提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在同年7月出版副主编的《新世纪的奠基理论》中系统论述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涵义,党的十五大前(1997年3月)出版了第一作者的专著《邓小平理论研究》;1998年出版了第一作者的专著《人生科学概论》;2000年出版了第一作者的专著《新世纪大学生学会论》;2004年出版独著《高校德育新论》;2005年出版第一作者的专著《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青年发展实证研究》;2006年出版第一作者的专著《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研究》;2009年出版第一作者的专著《科学发展系统工程研究》;主编《科学发展观简明读本》(五本);2011年出版第一作者的专著《保持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2012年出版第一作者的专著《重庆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2007年倡导构建重庆学并于2019年出版《重庆学》《重庆直辖成效研究》《重庆经济发展研究》;2012年倡导并发表论文《大学工作学的创建与学科建设》并于2016年出版《大学工作学》;2015年出版第一作者的专著《科学发展运行系统研究》;2016年出版独著《中国文化竞争研究》;2017年出版第一作者的专著《“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7年出版第一作者的专著《社会发展评估理论与实践》;2019年出版第一作者的专著《构建学科的理论与实践》;2014年倡导构建《中国发展学》并于2022年出版《中国发展学》;2022年发表《大学校长学: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下的新学科》并于2024年出版《大学校长学》等等。

在孟东方任重庆师范大学校长在五年半中,在全体重师人的“奋进共同体”努力下,使重庆师范大学在软科排名上升56名、校友会排名上升49名。






重庆发展研究院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
邮编:401331
邮箱:kyc@cqnu.edu.cn

版权所有©重庆师范大学,科研处,2023
版面设计: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汪晓玲
网站制作:重庆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谭华山,6510388@qq.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