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19日,在湖南长沙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我校教育科学学院特殊教育专业冉竺玉同学凭借优异的表现斩获成长赛道高教组全国金奖。
大赛由教育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为主题,自2024年10月启动以来,吸引全国高校师生踊跃参与,累计报名学生1507万人,覆盖高校2763所,其中成长赛道报名1198万人,就业赛道报名309万人。经过二级学院院赛、高校校赛、省级比赛的激烈角逐,全国总共决出金奖150名、银奖225名、铜奖375名。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呈现出参赛规模更大、赛事更加丰富、社会参与度更高的特点,夺金难度更大。
从舞台中央的“一个人”
到根植特殊教育的“一群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的背后,是学校特教30余年的专业积淀和平台支持,冉竺玉成为专业培养的一颗璀璨明珠。特殊教育专业作为学校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在各类实践育人活动中,不断推进理念倡导,助推残障群体与非残障群体的共同融合。总决赛赛场上,冉竺玉同学“有爱无碍,与爱同行——育人立志做一名助推残健共融的社会工作者”的个人风采展示格外引人入胜,精彩动人。冉竺玉同学从初心萌芽、职业认知、实践行动和评估规划等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一名重师特教学子用“生命影响生命,让不同被看见”的自助助人的成长故事,展现出“残障群体也能实现精彩人生”的别样风采。他们将专业所学与残障群体的需要紧密结合,心怀“残健融合、双向奔赴”的价值追求,以实际行动践行个人“不忘初心、与爱同行”的成长使命。她的故事正是一代又一代,一个又一个重师特教人共同的实践育人成果与社会使命承担集中体现。
从专业培养到生涯教育,
助力每一位重师学子的职业发展
躬耕不辍十余载,又度春风骀荡舒。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是学校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深耕细作多年结出的果实。近年来,学校构建“131N全程生涯教育机制体系”,持续释放育人效能。学校将生涯教育前置至新生入学教育;开放一体化生涯教育数字学习平台,累计促成25779万份个性化职业探索方案。依托教育部宏志助航计划就业能力提升全国培训基地,聘请中高层职场人士担任校外学生生涯导师;积极培育GCDF、BCC、SCPC等行业认证的咨询指导团队,目前重庆市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专家库就业指导在库成员7人、位列市属高校前列;学校构建“市级-校级-院级”等专业化职业发展咨询团队。学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团队多次在重庆市就业创业指导教学大赛中荣获金奖。凭借多年的教育实践和成果积累,在去年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课程赛道中获得全国铜奖,“以赛促教”成果显著。学校创新打造的生涯教育已形成品牌效应,通过“生涯体验节”“就业活动月”“寒暑期职业体验”等多元化载体,年均开展各类实践活动280余场。特别在赛事育人方面,逐步构建起“种子筛选-训练营打磨-竞赛提升”的选手培育培优机制。近2年在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方面,累计培育出包括冉竺玉在内的国家级竞赛获奖者2人次,省级获奖选手13余人次,使90余名学生通过职业规划赛事,实现了从生涯发展理论认知到真实职场实践能力提升的跨越式发展,“以赛促就学”落地扎实。
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行业知名的第三方机构麦克思研究院的就业质量评估报告显示,学校毕业生的职业期待吻合度高达89%,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多年都在92%以上,这一系列关键指标不仅高于全市高校平均水平,更显著体现毕业生对于学校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教育的认可。另外学校连续多年毕业去向落实率位居市属高校前列。这些可量化、可追溯的育人成果,印证了学校“三全育人”理念在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领域的有效实践,“以赛促就”数据喜人。
斩获金牌既是荣誉,
更是鞭策学校深化职业发展教育前行的强劲动力
学校是重庆市内最早一批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纳入公共必修课程的高校;从2012年开始,学校就以学生生涯发展为核心,打造特色化职业发展课程;经过多年发展,2023年,学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被认定为重庆市高校一流本科社会实践类课程。同时以学校学生生涯发展中心为核心的教学团队,也在通过探索建立公共选修课程体系,持续优化提升课程育人水平,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也在持续开展高频次、多地区的就业市场拓展工作。学校将学生职业发展与校友资源深度融合,依托校友会覆盖20余个行业的校友导师平台,构建起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联动的职业素养培育生态,这为在校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充分保障。
未来,学校将继续以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为抓手,进一步增强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协同育人机制,利用“课程-实践-平台”三维联动的培养模式引导重师学子将个人职业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畅通供需对接渠道,凝聚各方合力共同支持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力争为构建新时代“普通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提供具有推广价值的重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