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振兴乡村”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解决“优师计划”学生在乡村教育实践方面的困惑,进一步深化我校师范生对中学教育的认知,3月30日19时30分,文学院特邀杰出校友——重庆市2024年市级学科名师培养对象、万州区骨干教师张清华老师,于数学应用中心115会议室,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愿以我之光,照亮你前行的路——致未来的乡村教育点灯人”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陈良中教授主持,文学院2022级、2023级及2024级优师计划学生参加。

讲座开篇,张清华老师以“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往何处去?”这三个富有哲学深度的问题,引发同学们对乡村教师职业的深刻思考,自然地导入乡村教育主题。张老师结合自身在乡村中学支教的亲身经历,从“乡村教育的现状与需求”“扎根乡村教育的意义”“投身乡村教育的个人经历”三个维度,深入解读乡村教育,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乡村教师。

张清华老师指出,当前乡村教育仍面临乡村教师流失、教育质量提升困难等挑战,凸显出优师计划对于振兴乡村教育的关键作用。通过培养“留得住、教得好”的教师,优师计划致力于让乡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公平且优质的教育。接着,张老师以当代卓越乡村教师张桂梅等为例,深刻阐释教育情怀的内涵,并结合自己的从教经历,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深情的讲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讲座尾声,张老师再次回到开场提出的问题,鼓励同学们带着对乡村教育的全新认知,更深入地思考个人与乡村教育的联系,激励文学院学生不断提升个人素养,以扎实的能力站稳讲台,用青春与热情点亮乡村教育的希望之光。

此次讲座为优师计划学生搭建了与优秀校友交流的平台,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乡村教育的理解,更为他们未来投身乡村教育事业注入了信心与动力。相信在学校的培养与引导下,这些未来的乡村教师将在教育一线发光发热,为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讲座最后,陈良中副院长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他首先对张清华校友的到来及精彩分享表示诚挚感谢。随后,他强调优秀师范生应着力加强个人文化素养与学术能力的培养,秉持终身学习的信念,以大爱情怀投身国家乡村教育事业。陈院长还提到,学院将依托地方优师计划,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改革,积极加强与地方基础教育的交流合作,强化师范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全面提升优师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地方教育建设输送高质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