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王国胤教授出席第15届群体智能国际会议(ICSI’2024)并作大会特邀报告
8月24日,第15届国际群体智能会议(ICSI’2024)在青海西宁隆重开幕。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国胤教授受邀出席,并作了题为“人机混合群体智能——群体智能的多粒度分析”的大会特邀报告。王国胤教授作题为“人机混合群体智能—群体智能的...科研进展|校长王国胤教授在《中国科学:技术科学(英文版)》发表论文探讨受脑启发...
近日,我校校长王国胤教授联合重庆邮电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科研人员,在《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中国科学:技术科学(英文版))2024年第67卷第8...挖掘智能育种新技术 助推智慧农业快速发展——重庆师范大学“师稻香”团队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作物育种正在进入以基因组和信息化技术高度融合为主的育种4.0阶段。智慧育种巧妙融合了生物技术、基因组学与数据科学的强大力量,彻底重塑育种流程,推动作物性能达到前所未有的...地理与旅游学院教师受邀参加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ICIMOD国际学术...
7月29日-8月3日,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ICIMOD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召开,会议主题为“Environmental Protection,Moderation,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Mountain Regions”。此次会议是中国地理学会分支机...我校与山东大学、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共同主办“新文科背景下文明起源与国家形成暨纪...
为推动学界对中华文明起源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研究的持续深入,更好地从新文科和多学科交叉角度阐释中华文明发展的突出特征,服务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由重庆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和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共同主办的“新文科背景下文明起源与国家形成...地理与旅游学院师生参加2024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年会并做学术报告
7月5日—7日,2024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广州召开。年会以“美丽中国建设与文旅融合发展”为主题,来自国内外各高校和科研院所近500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参与了大会,围绕文旅融合空间优化与美丽中国建设、旅游经济地理的融合创...科研进展|《中国科学:数学(英文版)》专辑刊载“最优化问题的人工智能方法”项目...
近期,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主任杨新民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最优化问题的人工智能方法”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中国科学:数学(英文版)》2024年第6期以专辑形式发表该项目代表性成果。本期专辑收录研究论文成果11篇,内容涵盖连续...我校邹后曦教授应邀为韩国东国大学文化学术院师生作线上学术讲座
6月26日,我校历史与社会学院(考古文博学院)邹后曦教授应邀为韩国东国大学文化学术院师生作题为《三峡地区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的线上学术讲座。讲座由东国大学文化学院Ki-Seok Kwon教授主持,讲座通过Zoom平台以中韩双语形式进行。邹后曦教授...科研进展|生命科学学院李廷景教授和陈斌教授出版《中国胡蜂科昆虫原色图鉴》
近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李廷景教授和陈斌教授主编的《中国胡蜂科昆虫原色图鉴》在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和发行。6月19日,该专著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与71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家展商见面。该专著由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出版...70周年校庆系列讲座|山东大学孙頔教授应邀作题为“分级银簇的构筑与演变机制”的...
为提升化学学院师生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拓宽研究视野,6月23日上午,化学学院特邀山东大学孙頔教授于求是楼202室作题为“分级银簇的构筑与演变机制”的学术讲座。讲座中,孙頔围绕分级银簇的构筑、动态演变机制、组装及功能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北京师范大学冯刚教授应邀作题为“青年学生日常生活的教育意义及思政研究的新视角...
为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拓宽研究视野,6月16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特邀教育部思政司原司长、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教授在三春湖会议厅作题为“青年学生日常生活的教育意义及思政研究的新视角”的学术...科研进展|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本科生在Top期刊《Applied Soft Computing》上发表...
近期,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2021级本科生彭杰在中国科学院1区Top期刊《Applied Soft Computing》上发表学术论文“Density-based clustering with boundary samples verification”,陈勇副教授为通讯作者。在机器学习领域,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