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glyb@cqnu.edu.cn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通知公告 - 正文

【博望经管】经济与管理学院成功举办“科学研究中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方向选题”主题讲座——第十六届“博望经管·名家讲坛”专题讲座

2025/03/22 19:00:00 王雪薇 董春燕 点击:[]

2025年3月22日15:00,经济与管理学院于求是楼517报告厅成功举办第十六届“博望经管·名家讲坛”专题讲座。本次讲座邀请到四川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余乐安担任主讲人,主题为“科学研究中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方向选题”,学院副院长陈宇科主持,2023级、2024级全体学硕参与此次讲座。

余乐安教授作为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国际信息技术与量化管理学会会士、亚太人工智能学会会士,在大数据智能、经济预测、金融科技等领域享有国际声誉,其专著与论文成果丰硕,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多项殊荣。

讲座伊始,余乐安教授以罗纳德·科斯的学术历程为切入点,阐明科学问题在科研活动中的元动力地位他指出,科研活动本质是通过“问题识别-理论构建-实证检验”的循环迭代推进知识体系演进,科学问题的核心在于其需同时满足逻辑自洽性与实证支撑性。借助波普尔证伪主义哲学,余教授强调科学结论的有效性边界在于其前提假设的适用范围,任何理论突破都需经历“猜想-反驳-修正”的证伪循环。

在探讨科学问题的生成逻辑时,余乐安教授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指出,科学问题的本质源于客观事物内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提出三大方法论范式:其一,基于理论预期与经验事实的差异性分析,通过证伪性检验提炼核心矛盾;其二,依托知识创新视角构建新认知框架,拓展既有理论的解释边界;其三,通过研究范式间的异质性辨识,在学术争鸣中定位研究缺口。针对经济管理领域的科学问题建构,余教授认为应遵循现象溯源-本质追问-规律发现的认知链条:以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典型现象为研究基点,通过现象学解析(What因果链重构(Why机制解构(How的三阶研究程式,最终实现从特殊现象到普遍规律的学理升华。

最后,余教授强调科研选题应遵循五大原则:需立足社会需求与学科前沿的价值导向,确保理论与实践价值;须建立在严谨学术基础上的科学规范;倡导突破传统框架的创新驱动;注重资源条件匹配的可行性评估以及构建多维度效益预期体系。建议研究者聚焦个人与团队优势领域,通过动态追踪新兴热点,多读文献,凝练科学问题,最终形成“选题-论证-优化”的系统化管理机制,为研究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一审:王雪薇;二审:陈宇科;三审:钟敏)

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5年3月22日

上一条:【招生宣讲】经济与管理学院赴永川区两所高校开展研究生招生宣讲工作 下一条:【学习讲座】经管本科生科研训练营(第一期)——我院举办“科技论文写作:选题与研究设计”专题讲座

关闭

快速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