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共话新教材 巴渝越韵润课堂
——重庆·浙江小学语文名师教学研讨会在彭水举行
2025年3月27日-28日,由重庆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彭水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彭水两江小学共同承办的“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会暨浙派语文名师工作室教学展示活动”在彭水隆重举行。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孟小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李祚山、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系主任唐旭、浙江温州刘越秀名师工作室、湖州星悦名师工作及彭水自治县小学语文教师等两百余人参会。
孟小军指出,此次活动是落实重庆市“教育强市区县行”战略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跨区域名师交流,打破城乡教育壁垒,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区县下沉。孟小军强调,“教育强市”需以区县为支点,构建“高校引领、区县联动、名师辐射”的协同机制,通过课程共建、师资共培、教研共享,搭建起“渝越语文教研共同体”,共建名师工作室联盟、共享数字化教研资源、共研民族地区语文教学策略,推动重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自浙江温州、湖州的语文名师团队带来4节公开课,展示了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改革的浙江经验。温州刘越秀名师工作室刘越秀、林丽琼、陈飞飞、毛盈盈团队,紧扣单元学习任务,带来三年级《我们奇妙的世界》、五年级《手指》的情境化教学;湖州星悦名师工作室姚惠平、卞青青、戴晗、蒋思思团队,聚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展示四年级《囊萤夜读》、二年级《羿射九日》教学,凸显“学为中心”的课堂转型。彭水自治县两江小学语文名师工作王燕、李妮纹、陈畅、黄妮妮,保家小学邓莉娟、向锦,彭水第五小学李红艳、陈银柳围绕以上篇目开展同课异构,形成“东西协作、渝越互鉴”的教研新范式。
作为“教育强市区县行”重师行动,本次研讨会通过名师示范、专家引领、区域联动,为区县基础教育注入了新动能。与会教师表示,跨省教研不仅拓宽了教学视野,更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路径。后续还将举办幼小衔接交流、彭水名师访越以及其他学科专题研讨,持续推动区县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教育强市区县行”是重庆师范大学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重庆市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重庆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推进教育现代化规划(2024—2035年)》,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此次重庆、浙江两地小语名师教学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是渝越教育协作的新起点,也是重庆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构建UGIS协同发展的鲜活样本,不仅为渝东南地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也为跨区域教育合作开辟了新路径,将有力推动重庆区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基层力量。